出现癫痫耐药性,你害怕了?

文章来源: 癫痫知识 发表时间:2017-07-07 举报/反馈

出现癫痫耐药性,你害怕了?

  什么是癫痫耐药性?


  我们的身体或多或少会有生病的情况出现。这个时候我们会通过辅食或者药物进行身体治疗。关于抗药性可能对于大家来讲比较生疏,太陌生的概念。其实,举个例子,我们的身体,在生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时,自身的免疫系统和药物在对抗病毒细胞时会越来越没有效果。病毒细胞对药物有“抵抗力”。对于癫痫这种疾病来说,若患者长期服药,病毒细胞会对药物产生“反抗”。大约有30%的癫痫患者在使用2~3种一线抗癫痫药治疗达到#!优剂量后仍有癫痫发作。


  癫痫耐药性的发生机制


  1.药物靶点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抗癫痫药耐药的基础


  抗癫痫药主要通过影响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受体以及参与神经递质释放、上调和代谢的转运体或代谢酶等发挥作用。如果某一抗癫痫药作用的相应靶点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则会导致该药疗效改变。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卡马西平对Na 通道的作用上,初步结果提示,钠通道对卡马西平的敏感性降低可能是其耐药机制之一。


  但药物靶点学说无法解释难治性癫痫患者为何对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癫痫药物均耐药,这还需要更深入研究,以明确在体药物靶点是否影响自发性癫痫发作对抗癫痫药的敏感性等。


  2.药物转运体的变化


  脂溶性越高的药物越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内,但目前发现许多脂溶性高的药物在脑内的药物浓度很低,究其原因发现在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上存在药物转运体。这些转运体的作用底物包括多种药物,它们能高效地将这些药物从脑内排出,从而限制药物进入脑内。


  3.药物靶点与药物转运体学说的关系


  在耐药性癫痫中,药物靶点和药物转运体学说并不相互排斥,二者可能共存。耐药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抗癫痫药进入相应脑区减少,同时合并这些药物作用靶点改变。但对某些抗癫痫药而言,可能是其中一种机制发挥主要作用。


  耐药性有哪几类?


  获得性耐药:获得性耐药是指一种化学物质在重复应用过程中机体所产生的外源性耐药,表现为疗效或副作用的降低和丧失,这种情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重复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可分为代谢性和功能性两类。


  代谢性耐药:是指在反复应用某一种抗癫痫药后,药物的代谢加快,能发挥作用的部分逐渐减少,从而出现疗效和副作用的减低或消失。


  功能性耐药:指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虽维持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药物生物半衰期也无明显改变,但药物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


  先天性耐药:先天性耐药是指由于某些先天性因素,与其他病人相比较,对所给的药物不敏感,这种情况在病人用药前就存在,是与生俱来的。


  高敏:指在应用某种化学物质的过程中,机体对这种物质的反应性增强,称为负耐药性或高敏。


  出现耐药性我们该怎么办?


  1.增加剂量:这是克服抗癫痫药物耐药性的主要方法,指在没有交叉耐药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所用药物的剂量,以确保稳定的血药浓度。增加剂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最初就投以负荷量;2)逐步增加剂量。


  2.利用交叉耐药现象:首先选用一种抗癫痫药物作用较弱但能对副作用产生明显耐药的药物,以诱导耐药性的产生。达到目的后,就改用另一种有较强抗癫痫作用的药物,由于交叉耐药的存在,后用药物的副反应可明显降低。


  3.换药:在增加药物剂量也不能控制癫痫发作,确保稳定疗效的情况下,要考虑换药


  4.增加辅助抗癫痫药物。


  5.假日疗法:有些药物的耐药性随着停药可以逐步消失,因而间歇性用药可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如奥沙西泮,这种疗法称为假日疗法。适用于假日疗法的药物多是抗癫痫治疗的辅助用药。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本栏目最新

本栏目热点

  • 网站首页
  • 癫痫百科
  • 癫痫病医院
  • 癫痫病治疗
  • 癫痫小发作
  • 癫痫病药物
  • 癫痫病病因
  • 癫痫病症状
  • 癫痫病寿命
  • 癫痫病遗传
  • 小儿癫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