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指针对癫痫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指导。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庭接触的机会较多,更易于与其沟通,故医生应通过各种机会帮助癫痫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指导,积极疏导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困扰,并为其提供教育、就业、婚育、妊娠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本文主要介绍癫痫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心理及生活方式指导等内容。
治疗指导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任何关于该病可在短期内被“#@治愈”的说法都不科学。全科医生应使癫痫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以下有关癫痫治疗的基本知识,使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以长期控制癫痫发作。
已确诊为癫痫并开始抗癫痫药物治疗者坚持长期的规范化治疗对有效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在癫痫发作控制后,通常仍须维持药物治疗约3年,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停抗癫痫药。治疗时间过短或突然停药易引起癫痫复发甚至使患者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在家中药物快用完时,应提醒患者及时到医院开药以免断药。癫痫患者外出时也不可忘记携带足量的药物并应注意不要漏服。
现有治疗方案未能有效控制发作者此类患者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寻找可能原因。必要时到专科医院由专科医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不可听信非法广告及非正规医疗机构缺乏科学依据的宣传。
患者家属全科医生应让其学会如何帮助患者建立癫痫日志,详细记录发作日期、诱因、表现、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药物剂量和种类的调整与调药后的效果等情况。若能用摄像机拍摄到患者发作时的录像将更有助于医生诊断。
心理指导
在公众心里,癫痫与智能减退、精神错乱等同,患癫痫被看作是一种难以启齿的不光彩缺陷,癫痫患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和误解。大多数患者因此而有耻辱感,故尽量掩盖病情,减少外界的歧视。患者家属也常对癫痫诊断感到恐惧、焦虑和沮丧,导致家庭中充斥着绝望的压抑气氛。此外,家属的过度呵护还使患者的社会适应功能下降。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时比癫痫发作本身造成的困扰更为严重,亟须医生的干预,以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
克服羞耻感和自卑感
正确对待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应认识到,癫痫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类似,也是种慢性病,既无传染性,也与患者的主观行为无关,更不是精神疾病或“鬼魂附体”。患者没必要为此自卑或感到羞耻,家属和周围的人也不应因此对患者持歧视、恐惧或排斥的态度。
增强自信心自信心在患者的自我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多数癫痫患者不发作时和正常人一样。患者生活遇到挫折时,不应以本病为借口回避现实问题。
增强责任心当青少年和成年患者完全知道自身病情并开始接受治疗时,应学会照顾自己,理解长期服药的必要性和不规律服药的危害,积极配合医生按嘱服药。同时,还应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生活中已知的各种诱发因素。
癫痫患者家庭间的相互交流
有条件的社区医院应成立癫痫病友会,为该病患者及其家属间的相互交流提供平台。使他们有更多的沟通机会,相互交流心理感受和治疗体验,从而消除社会孤独感。
生活方式指导
大多数癫痫患者在不发作时和正常人无异,可享受正常的生活方式,对其日常活动无需过多限制。但有些因素可能诱发癫痫发作,且癫痫发作的时间和地点是不可预测的。因此,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医生对患者的生活和安全保障应给予正确的指导。
饮食一般来说,癫痫患者在饮食方面和正常人一样,无特殊限制。其应避免经常或大量进食有较强兴奋作用的食品或饮品,但这并非绝对禁忌。少数药物难治性儿童癫痫患者可在癫痫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酮饮食治疗。
作息时间睡眠不足或作息时间不规律是癫痫发作的一个常见诱因。因此,癫痫患者应避免熬夜或睡懒觉,特别是在节假日。另外,该病患者只须保证睡眠充足,而无需额外的休息或睡眠。
体育运动多数癫痫患者可从事一般体育运动。家长对癫痫儿童的体育活动不用进行过多的限制,其可正常上体育课,仅须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在进行登高、游泳等有一定危险的体育活动时,应确保有监护人在场。但癫痫发作频繁者应避免进行可能带来危险的体育活动
癫痫发作未稳定控制者外出活动时应有监护人跟随;癫痫患者应选择宽而低的床,尽量避免独自在一个房间内就寝;有条件的家庭可铺地毯;住宿舍时不要睡在上铺;癫痫患者不可单独用火或做饭,并应远离各种热源和电源;患者洗澡前应告知家人,避免单独一个人时洗澡,淋浴相对较安全,水温不要过热,洗澡间不要锁门;发作未得到长期稳定控制的患者禁止驾驶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